为深化产教融合,提升儿科护理人才培养质量,近日,护理学院儿科五年制课程组赴杭州市西溪医院开展集体备课活动。本次备课聚焦“小儿头皮静脉输液”这一教学难点,通过“临床一线沉浸式学习”模式,助力教师将临床最新实践经验转化为教学资源,为儿科护理人才培养注入临床活力。
在妇儿教研室主任刘珏的带领下,课程组教师深入杭州市西溪医院输液室,开展以“提升临床胜任力”为核心的学习。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因婴幼儿血管细、配合度差、操作容错率小等特点一直是儿科护理中的重点与难点。深入临床一线观察、学习最新的实操方法,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路径。
在杭州市西溪医院护理部临床护士教育负责人吴林燕的指导下,课程组教师系统学习了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最新操作规范与技巧,现场观摩护理人员对婴幼儿血管的精准判断和娴熟操作。输液室潘杨红老师还演示了单手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。
课程组教师还重点学习了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后的固定技巧。赖善缘老师特别提到“爱心形状无菌敷贴”的创新用法,不仅提升了固定效果,也体现了护理人文关怀。学习过程中,教师们还详细了解了医院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面的实践。
此次集体备课,是护理学院与西溪医院校医合作的生动体现。通过“引进来”和“走出去”双向模式,邀请专家入校讲座、组织教师临床实践,实现教学与临床深度融合。未来,护理学院将继续拓展新的教学模式,通过模拟训练与临床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综合护理能力。

